首页 >  要闻   正文

鸡缸杯、漆耳杯、彩陶盆……这个00后用黏土制作微缩文物

2025-10-17 11:56:23

来源: 无

作者: 记者 郑宇恒

如今,许多人喜欢用一些小小的仪式来收藏记忆,有人热衷于收集五花八门的印章,有人喜欢在冰箱上贴满各地的风景磁贴。这些轻巧又方便的小物件,像是一个个视觉锚点,帮人们打捞起日常生活里的美好片段。

在这些流行的收藏方式之外,一些年轻人开始寻找一种更慢、也更投入的纪念方法,与一座城市的历史文化建立联系。

陈悦是个土生土长的金华姑娘,她最近的爱好,是亲手复刻那些令她心动的文物。在她的工作台上,摆放着不起眼的黏土。她参考资料图片,一点点地捏出文物的轮廓,耐心雕琢上面的纹饰,为自己留下独一无二的纪念品。

用8小时制作1件成品

“我原来就喜欢做手工,会用黏土做冰箱贴、挂件等小玩意,比如之前做了许多种类的微缩植物盆栽,摆在一起还挺治愈。因为从小对历史感兴趣,刷到有网友用黏土复刻文物后,我也开始尝试。”陈悦是个00后,有一定的美术功底,会在社交平台上分享自己的手工作品。

今年年初,陈悦在首页更新了一条用黏土复刻光绪款粉彩桃蝠纹碗的帖子,吸引了不少点赞与评论,这是她制作的第一件微缩文物。

将这个高2.5厘米、口径4厘米的迷你版光绪款粉彩桃蝠纹碗拿在手上,几乎感受不到重量。陈悦不仅将文物侧面的粉彩花卉纹饰进行还原,连口沿与底足处的描金、底部“大清光绪年製”的落款也没落下。

“在制作前,我先去博物馆的官网搜索文物资料,找到能360度观察的数字文物,再根据比例缩小,确定制作成品的大小。”陈悦介绍,未上色的黏土模型被称为“白膜”,由于纯靠手捏,形状难以做到完全对称,表面也无法打磨到绝对光滑,只能在不断打磨与补土的过程中,争取做到与原物一致。

分别制作好碗身与碗底,用湿黏土黏合,经风干、打磨后,才能开始手绘。在小小的白膜上绘制图案,尤其费劲,陈悦先用铅笔打好草稿,再用丙烯颜料上色,最后叠加封层。她说:“因为只能在工作之余制作,所以从想法出现到最终完成,用了很多天。如果计算时间的话,至少花费了8小时。”

带着手作家乡瓷打卡博物馆

今年8月,陈悦前往市博物馆,找到馆藏的彩绘瓷罐文物后,拿出一个等比例缩小的微缩彩绘瓷罐,拍下两者同框的照片。一个是古朴大气的元代文物,一个是秀气小巧的黏土手作,这是一场跨越时空的对望。

“我希望让更多网友知道,金华不只有火腿,还有婺州窑。”陈悦进行大学毕业设计时,选择金华元素为主题,深入了解婺州窑的情况,对这项工艺产生了兴趣。开始接触微缩文物后,她就萌生了制作一个微缩婺州窑文物的念头。

彩绘瓷罐是典型的元代婺州窑彩绘瓷,釉色青黄,加以弦纹、卷草(忍冬)纹褐彩装饰,于2022年捐赠入馆。由于网络上无法找到全角度的图像资料,陈悦提前去市博物馆看过,并拜托朋友录制视频,用作参考。

制作好白膜后,陈悦在调色上花了不少工夫,为了复刻出文物特殊的釉色,她用白、红、黄、棕、黑等多种颜色进行调配,如今再问起配方,她直言自己都记不住。

这并非陈悦第一次带着手作与文物打卡。今年浙江博物馆的开年大展,汇集故宫博物院藏114件(套)珍贵文物及相关史料,其中就有以天价闻名于世的明成化款斗彩鸡缸杯,在展览结束前,陈悦带着自制鸡缸杯去往现场。

“当时有人看到我在拍合照,问是在哪里买的,我说是自己做的,他们就很惊讶,没想到能做出这么小的同款文物。”陈悦笑着说。

梦想打造一个家庭版微缩博物馆

在制作微缩文物的过程中,陈悦加入了一个文创交流群,结识不少志同道合的网友。

“大家都非常喜欢博物馆文创,经常讨论手作的事。我标注了‘石塑黏土’的作品,是自己用黏土捏的白膜,没有标注的,就是用群友寄来的3D打印模型做的。”为了复刻得更相似,陈悦会不断进行试验,找到适合的原料。

近日,陈悦制作了一个凤纹漆耳杯,杯体的纹饰线条非常细,最初使用丙烯颜料,发现附着力不够强,难以上色,用酒精擦拭后,换成做美甲时用到的甲油胶,没想到不仅易上色,还具有立体感,非常合适。她总结得出的经验:“简单的模型自己用黏土做,花纹复杂的模型用3D打印,上色要根据情况选择,丙烯、甲油胶、水彩、色粉等都会有不同效果。”

如今,陈悦已经陆续做了十余件微缩文物,人面鱼纹彩陶盆、彩绘三鱼纹耳杯、青花凤首扁壶、蝴蝶玉簪花瓶……她参照博物馆的展陈形式,定制小的展台与展柜,将微缩文物进行陈列,还标上了朝代与名称,在家里打造“微缩博物馆”。

“我平时爱看纪录片,看到有意思的文物,就会产生复刻的想法。现在做明清时期的瓷器比较多,下一步可能会尝试复刻青铜器,我想把各个朝代的文物都集齐。”陈悦说。

(照片由采访对象提供)


更多资讯请关注金彩云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金华新闻网"或电头为"金华新闻网"的稿件,均为金华新闻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金华新闻网",并保留"金华新闻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