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   正文

金华3个案例入选省级产业富民利益联结机制“八大模式”实践案例

2025-10-11 08:03:17

来源: 金华市农业农村局、金华发布

作者: 记者 徐月蓉



近年来,全省各地围绕以“千万工程”牵引城乡融合发展缩小“三大差距”工作部署,开拓创新、大胆实践,积极探索产业富民利益联结机制的新模式新路径,涌现了一批可借鉴可推广的实践案例。


近日,省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公布浙江省产业富民利益联结机制“八大模式”26个实践案例,其中金华3个案例入选。一起来看看↓↓




定向订单型

农业企业与农户签订购销合同,明确农产品的品种、质量标准,约定保护价收购,企业为农户提供配套支持(如免费供种、技术指导、农资赊销),农户按合同要求组织生产,成熟后由企业统一收购,避免“丰产不丰收”。

“三分六统”模式示范基地(浦江怡康家庭农场).jpg


浦江县推行农户“分户管理、分户采收、分户结算”,企业“统一品种、统一育苗、统一移栽、统一肥药、统一品牌、统一销售”的“三分六统”模式,该模式种植面积达6500余亩,带动农户1300余户,年产值超1.5亿元,农户亩均收入从0.8万元增至1.55万元以上。



资产盘活型

通过盘活农村闲置宅基地、农房、土地等资源,发展乡村旅游、民宿等新业态,获得租金、分红等财产性收入。

mmexport1666490321335.jpg


金东区聚焦“两非”整治后零散农田闲置和农民增收问题,创新打造“金田共享”数字平台,村集体统一流转闲田经营权入市共享,农民获得稳定租金,可达年均800元/亩,平台还创造大量农业服务、农旅接待等岗位,365名农民长期固定就业、年均增收2.5万元,1000多名农民灵活就业、年均增收5000元。



工坊驱动型

基层党组织发挥核心作用,整合资源、协调利益,有效利用镇村两级闲置物业,以共富工坊等阵地建设推动联农带农机制有效落地。

图片


义乌市立足小商品产业发展优势,大力发展来料加工共富工坊,创建培育示范型共富工坊10个,孵化培育女创客100余名,外发省内山区海岛来料加工费11.7亿元,带动3万余名妇女创业就业,人均月增收2500元。助力全省1.46万个来料加工点发展,带动全省1.35万名来料加工经纪人、53万名从业人员创业增收。


更多资讯请关注金彩云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金华新闻网"或电头为"金华新闻网"的稿件,均为金华新闻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金华新闻网",并保留"金华新闻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