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地方  >  开发区   正文

网格员“当家” 大小事务“一网打尽”

2020-12-31 16:53:23

来源: 金华日报

作者: 吴璇

金华新闻客户端12月31日消息 记者 俞萍


  一个楼道、一幢楼宇、一段街面、一个单位、一家企业、一个村民小组就是一个甚至几个微网格,而一个微网格,就是一张精密的服务网。今年以来,金华开发区以“全科网格”建设为基础,“微网格”建设为抓手,探索“金开通+微网格”社会“微智治”管理模式,通过不断织密织牢“微小网”,逐步实现“格格有人管、事事有人抓”。

  疫情防控、助企发展、普法宣传、人口普查、平安巡查、应急救援、矛盾化解等,如今各条阵线上都活跃着身穿红马甲的网格员。网格员正变身大管家,成为基层治理的行家里手,他们拿出“绣花“工夫,给企业和群众带来满满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一网兜起大小事

  “网眼”越小兜住服务越多

  15个社区、154个小区、28个城中村、20万余人口,与之相对应的是1个一级网格、15个二级网格、55个三级网格、1623个四级微网,组建网格微信群1684个,入群人员达4.5万余户(店),这是三江街道的网格配置数据。作为金华开发区江南区块的核心区域,三江街道肩负城市基层治理的重任。就在今年,该街道获批浙江省第三批城乡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为我市唯一。做好新型社区治理文章,街道最大的依仗就是网格力量。

  “街道里大到万余人的小区,小到夫妻店、门面房,全被纳入这张‘大网’。这张社会治理网,把党委、政府和基层群众紧密连接起来,同时,人、事、物全覆盖,实现社会治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三江街道综治办主任许净说。


  江南街道高畈社区有一组名字很好听的小巷,睦邻巷、平安里、知礼巷、书香里、善行里,今年相继登上了全国各地媒体的版面,成为金华的“网红巷”。原本默默无闻的城中村背街小巷如此巨变,靠的不仅是环境美化后的“面子”,更是社会治理上的“里子”。

  走进平安里和睦邻巷,最吸引眼球的就是墙壁上画着的多幅公安主题的人物漫画,而人物原型就是江南公安分局江南派出所民警吴金华。自江南公安分局推出微网格警务工作模式后,吴金华成了高畈社区网格里的一名家庭警察。在网格里的吴金华早已成为社区居民的贴心人,他的微信好友已有3000多人,绝大部分是社区居民,不管谁有困难,他都会尽力想办法解决。为有效化解矛盾纠纷,吴金华以“化干戈为玉帛”为理念,与社区工作人员、群众调解员、志愿者组成了“玉帛为民”调解小组。现在社区群众有各种矛盾纠纷、遇到各类法律难题时,都会找调解小组。截至目前,该调解组已成功化解各类纠纷百余起,调解成功率95%以上。


    

  吴金华所在的网格是金华开发区9538个四级“微网格”中的一个。目前开发区已构建一级网格8个、二级网格170个;划分三级网格309个,整合公安、行政执法、市场监管、法院、检察院、政府部门、教育卫生系统等多方力量,组建5000多名网格员;建成四级“微网格”9538个,“微网格”单元细化到一个楼道、一幢楼宇、一段街面、一个单位、一家企业、一个村民小组这样的最小组织单元,形成物理空间网格全覆盖。同时,组建微信塔群,由有责任心的党员、楼道长、在职或退休干部、热心群众、企业主等加入、担任微网格长,实现人员全覆盖。这样的网格设置一改往日粗放式管理,把网格划到划无可划、细无可细,以“扁平式、零缝隙、服务型”的现代精细治理模式,让居民大小事务基本化解在网格里。


  在金华开发区,“一网千格”除了兜起社区治理大小事,还兜起了企业发展关键事。在辖内大中小企业中,活跃着一支支由全科网格员和网格党小组成员组成的驻企服务队。他们随身携带企业服务日志,开展三服务走访、诉求解决、执法登记、基础信息收集、法规政策宣传、专业中介服务等工作,破解企业发展难题,织起一张服务企业网格。

  “在三服务中,我们都会从政企双方角度出发,询问企业发展现状,有没有什么是需要我们这边做的,同时思考能为他们做什么。”驻企网格员余飞荣是开发区经发局经信科工作人员,扎根企业近10年,努力为企业破难题,为发展“量体裁衣”。前不久,智能电动车生产企业乔博电动科技有限公司因厂房问题限制企业发展,走访中,余飞荣及时向企业宣讲开发区低效用地再开发的扶持政策,在他的推动下,兑现约300万元扶持资金,帮助企业扩建厂房。

  化解博蓝特半导体租赁合同纠纷、帮助金字火腿搭建网络直播营销平台、协调解决浙江绿源电动车被仿冒侵权相关事宜……自将服务企业纳入四级网格管理体系后,开发区出现了一个个助企发展的鲜活案例,在企业成长、发展、壮大的全生命周期,为企业提供规划建设、政策支持、人才环境、综合服务等立体服务。


     

  数字跑出加速度

  智慧赋能网格开启社会“微智治”

  7月27日上午9点23分,金华开发区综合指挥中心通过监控发现,秋滨街道邵姜社区邵泰路某垃圾投放点门前出现一袋垃圾,当时为垃圾禁投时间。该社区第二网格网格员朱玲仙随后响应处理,10点37分在“金开通”上反馈已处理。

  今年以来,在网格基础上,金华开发区创新推出“金开通+微网格”社会“微智治”管理模式,打造“一云两端”智慧管理系统,实现统一受理等级、统一交办督办、统一监督受理、统一反馈发布、统一考评归档。

  “一云”指金华开发区智慧城市管理云平台。它全面整合了智慧公安、智慧城管、应急管理、垃圾分类、智慧养老、文明城市创建等系统平台。实现数据汇集、分析、研判、流转、跟踪、反馈等各项功能,相当于一个“城市指挥中心”。

  “两端”指“金开通”手机APP和“智慧金开”基层治理服务平台微信公众号。每一名专兼职网格员手机都装有“金开通”,用于下网格时信息采集、网格巡查和问题上报等。如果发现问题,立即打开“金开通”,通过文字、图片或者视频的方式把问题上传到“云平台”,平台会根据问题反馈的所属业务部门,进行研判、流转和跟踪。“智慧金开”则以便民服务为主,设置“群众办事”“民生诉求”“智慧生活”“企业服务”四大功能板块,市民关注微信公众号后,可在线办理社保、交通出行等30余项高频事项,上传各类诉求问题,享受快捷高效、价廉物美的本地生活线上服务等。


    

  网格员有“金开通”,百姓有“智慧金开”,“两端”实时问题上传,最终汇总到“云平台”进行统一流转和处理,“上下通畅 一网搞定”的格局在开发区形成。

  在“金开通”智慧平台的建构与建设过程中,开发区注重充分整合对接相关部门业务系统和各类社会治理数据资源,对涉及广大群众的部门权利事项及民生服务事项进行梳理,做到梳理一批上线一批,并把部门事权整合纳入平台,方便群众按需选择办理事项,切切实实成为部门事权的“网上超市”。目前共梳理部门权利事项741项,梳理民生服务事项352项。

  “生活真的便利了很多,有困难在网上填一下就行了,很快就有了回应。”家住市区江南的李先生前段时间遇到了车库漏水问题,他选择在“智慧金开”微信公众号上反映情况,很快就有工作人员联系上了他,并妥善解决了问题。

  据统计,截至目前,智慧管理系统采集汇总的网格事件数据达171万余条,结案近169万条,处置率为98.69%。数据化的一张网全方位挖掘、激活、释放了社区治理潜能,诸多“老大难”问题迎刃而解,社区治理呈现新格局。

  此外,“金开通”还为开发区26万多名常住居民建好“掌上民情档案库”,一举破解纸质民情档案管理难、查找难、存储难、遗失率高等问题,实现基础数据一键查询,并通过大数据对基础数据进行分析研判,为推进政府决策科学化、社会治理精准化、公共服务高效化提供了有效的数据支撑。比如,数据显示停车问题备受市民关注。百姓有所呼,政府有所应,目前金华开发区范围内70多个路段7864个路面公共停车泊位已接入该系统的智慧停车平台。截至2020年11月,开发区辖区道路已安装地磁6267个。“通过地磁,我们还可以进一步得到停车数据,并研究相应对策,进一步优化服务。”金华市联创智绘大数据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吴超说。


      

  智慧赋能网格,也让街道社会基层治理插上“智治”翅膀。三江街道以线下网格为实体,衔接金开通、智慧金开、掌上基层等智慧管理服务平台,开发扩展“数字三江”基层治理平台应用,完善社会治理数字化集成、监测、研判、指挥、调度、实战等功能,深入推进“四级网格”架构和“数字三江”平台的融合,以求第一时间发现、受理和解决各类问题,将民生诉求、矛盾隐患解决在基层、化解在前端。

  依托基层社会治理三张图,三江街道让数据跑起来:通过网格分布图,精准界定每个网格的范围,不同的颜色和标识体现网格内人、地、事、物、组织等多要素;通过网格活动展示图,掌握辖区内正在进行活动的活动类型、活动人次等;通过大屏数据展示图,实现“数据一屏展示、指标一屏分析、指挥一屏联动、场景一屏闭环、治理一屏透视”,从而达成一图指挥、全域协同。

  以社会治理“一张网”为基础,三江街道将便民服务、城市管理、治安隐患、消防安全、市场管理、市政管理、社区小区管理等八大类问题以事件的方式流转起来,实现“一云汇数据、一屏观万象、一网治全城”的基层社会治理体系。


     

  “网格+”出新路径

  全域共治解锁更多幸福密码

  “今年3月份社区开始对18个垃圾投放点位进行清廉督察,发现有垃圾投放点存在垃圾分拣员‘懒工’现象,经多次劝诫无效后,社区将每个点位的垃圾分拣员人数由两名缩减到一名。”江南街道兴学社区书记吴桂芳算了一笔账,实行清廉监督后,不仅垃圾分类工作得到了更好落实,还为社区每月省下1.8万元开支。

  “我们的主要工作就是配合社区做好网格里的清廉监督工作和社区服务。”童素萍是兴学社区第四网格的网格员,也是该网格内的清廉监督员,是兴学社区“清廉+网格”社会基层治理模式下的优秀一员。哪个楼道堆积问题反弹严重、哪里的基础设施需要改进、哪个垃圾点位的外围接头会漏水……每发现一个问题,以童素萍等为代表的廉情监督员都会及时向社区反映。

  依托网格,在做好网格规定动作的同时,开发区各乡镇(街道)还结合自身实际,做足“网格+”文章,纷纷亮出自治妙招。江南街道兴学社区的“清廉+网格”、高畈社区的“警格+网格”“执法+网格”,苏孟乡和悦社区的“格姐+网格”,三江街道的“矛调+网格”“物业商圈+网格”,汤溪镇“12365”网格工作法等,一批各具特色的网格工作模式形成了金华开发区乃至金华市的“金”字经验。


    

  江南派出所在高畈社区安装了135个高清探头,并在每户居民门前贴了二维码,民警通过扫码可以直接了解该户居民信息,便于人口管理。自民警队伍入驻网格后,小巷里的治安状况大幅提升。善行里是金华市民熟悉的美食街片区,由原来的高畈街片区改造而来,不仅没有了脏乱差,食品安全也更上一个台阶。市场监管力量下沉网格后,在小巷中推行了“放心消费示范餐饮店”管理模式。消费者只要在店铺门口“放心消费示范餐饮店”的招牌上扫一扫二维码,即可随时查看食材进货日期、许可证、营业执照等信息。此外,线上平台还有明厨亮灶直播功能,并支持监管人员远程喊话。开发区综合行政执法分局推行“执法进社区”,将执法力量直接下沉到小巷,达到快速处置事件的目的,监察、劝阻、查处、协调,直接提升社区文明度。

  三江街道寺前皇社区按照网格情况设立了四个矛盾纠纷调处小组,每个小组配备指导员、调解员、民情民访代办员、市场监管、行政执法、公安、网格员、四级微网格长、“和姐”、平安志愿者、党员、心理咨询师、律师、物业、业委会等力量,让矛盾纠纷直接化解在网格里。雅苑社区则着眼物业和商圈管理,一方面通过四级网格将小区业主委员会、物业、业主、党员志愿者及各类社会组织等多元主体贯穿起来,创建“红色物业联盟”,一改传统物业单边作战的模式;一方面在商圈网格中设立宾虹商圈党员驿站,打造商圈群众“温馨之家”、党员“流动之家”、红色文化“传播平台”、都市白领“心灵港湾”、创新创业“人才高地”和党群组织“孵化基地”六大活动阵地,让商圈网与居民网联动起来,实现,服务联动、项目联建、资源共享。


       

  数字端的“网格+”一样出彩。目前开发区正着力搭建“一云两端+N智能应用”基层治理服务平台架构,建设兼容开放的智能应用生态。在智能应用对接方面,已完成组人局“智慧党建”、社发局“智慧养老”“卫生监督协管”、经发局“金开企服通”、执法局“智慧城管”、应急管理局“智慧应急”、三江街道“智慧三江”、优秀网“智慧生活”版块对接,与农旅局的“三资管理”、婺城法院的“法院执行”等系统对接工作正有序推进。如此一来,智慧网格的触角将延伸得更远,部门壁垒进一步打破,全域共治的开发区样板呼之欲出。

  “接下来,开发区网格工作将进一步下沉扩面,让生活在村(社区)的广大群众通过线上平台就能够参与村(社区)治理,参与民主选举、协商和监督,让长期寓居于外的乡贤也能通过“智慧金开”平台关注家乡的发展变化,能够参事议政和联络感情。同时,对乡镇(街道)、单位(部门)已开发使用的APP系统进行对接融合,实现群众办事自主选择、按需点单。”金华开发区网格办有关负责人表示。

更多资讯请关注金彩云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金华新闻网"或电头为"金华新闻网"的稿件,均为金华新闻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金华新闻网",并保留"金华新闻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