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地方  >  开发区   正文

从义工到社工,6年服务2.5万人次 刘欣:想看看自己能不能让更多人感受世界的善意

2020-08-10 14:27:24

来源: 金华日报

作者:

  金华新闻客户端8月10日消息 记者 俞萍


    8年的部队生活让刘欣养成做公益的习惯,2011年退伍后他继续选择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做公益。3年后他成立金华市悦欣社会工作发展服务中心,全身心投入社会服务工作至今,6年里服务了2.5万人次。从义工到社工,从发挥余热到专职担责,刘欣说,这是个苦行僧的活儿,但他想看看自己能不能让更多人感受世界的善意。


  教老年人电脑

  一个“老少E家”

  开启老年人智能生活

  2012年底,刘欣和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在开发区江南街道南苑社区组建了一个公益组织“老少E家”,每周二、周四开设免费培训班,专门教老年人学电脑。他还记得,其间有一位70多岁的独居老人突然来到教学点,说在报纸上看到他们免费教老年人学电脑,专门倒了两趟公交车过来。“第一天培训下来,老爷子只学会了开关机,毕竟年纪大了。后来,他又坚持来了几次,虽然学到的东西不多,但每次都挺开心。”
  2013年前后,不少年轻人的第一代智能手机淘汰给了父母,但多数老人除了接打电话,并不会使用智能手机的其他功能。于是“老少E家”开始教老年人如何使用智能手机,“当时的想法就是让老年人跟年轻人一样,平等享受科技进步带来的福利。”
  一次,一位六十多岁的阿姨走进培训班,说她带父母出去旅游,拍了很多照片,但不知道怎么导出来。社工帮她把手机上的照片导入电脑后,看着屏幕上父母清晰的皱纹和白发,阿姨突然抹起了眼泪,“爸爸妈妈真的老了”。社工见状,便教她使用了一款美图软件,看着“美颜”后的父母一下子年轻了二三十岁,阿姨止住抽泣惊喜地问“这照片能洗出来吗?”得到肯定的答案后,阿姨连声道谢。

  就这样,一教就是四五年,直到社区周边的老年人差不多都学会了拍照、视频聊天、看电影电视等基础功能,刘欣才慢慢停办了这个活动。“有时看他们拿着手机跟在海外的亲朋好友视频聊天聊得很嗨,我们心里挺有成就感的。”刘欣说。


  与社会矫正人员交流
  三座“关心桥”
  架起矫正对象光明路
  为了可以长期、稳定地帮助到更多人,2014年刘欣毅然辞掉工作,一头扎进社工机构这个于他而言全新的领域。在有关部门的引导和支持下,金华市悦欣社会工作发展服务中心正式成立,“社工是一个职业化的公益工作,对专业性要求更高,可以有效弥补政府公共服务的不足,为解决各种社会问题和帮扶处于困境的社会成员提供柔性支持。”刘欣解释。
  作为我市首支探索社会力量参与社区矫正工作的队伍,悦欣通过“归途计划”社区矫正项目、“关心桥驿站”青少年社区矫正项目、“春苗计划”涉罪青少年帮扶项目等,对不同年龄段的特殊群体进行系列帮扶。其中,“归途计划”在2016年荣膺首届“全国最具影响力社工项目”,悦欣也成为全省首家由省司法厅社区矫正管理局挂牌3家“关心桥驿站”的社会组织。
  “谢谢你,哥。这几个月打工攒下来的钱已经可以赔偿受害人的损失了,希望你们帮我牵牵线,我想亲手给他,向他道个歉。”去年8月,16岁的小豪(化名)主动拨通了悦欣社工的电话,言辞恳切、态度端正。小豪曾因涉嫌盗窃罪被移送到检察机关审查起诉。考虑到他年纪尚小,盗窃情节较轻且认罪态度良好,如果直接被判刑,恐将影响其今后人生。受检察机关委托,悦欣对小豪开始了为期3个月的帮教期。
  在充分沟通后,刘欣和他的社工团队决定尽全力帮小豪找到合适的、喜欢的工作。然而“找工作”这三个字,说起来轻松做起来难,尤其对象是涉罪人员。为了给小豪找工作,刘欣和所有社工每天都奔忙在街头,一次次吃闭门羹。好说歹说,一家酒店的后厨承包商愿意给小豪一个机会,但对方也有言在先,如果工作过程中小豪有任何不妥,这次爱心聘用就终止。
  “我们以为过三五天,那孩子就会被退回来,没想到一周、两周过去了,丝毫没有动静。老板告诉我们,小豪干活特别卖力,什么脏活累活都抢着干,他很满意。”刘欣说,当年年底,那名承包商还特地打电话给他,让他帮忙劝劝小豪留下干到过年,给他工资翻倍并且春节假期还有奖金。
  小豪的故事并不是个例,而是悦欣成立以来众多温暖故事中的一例,刘欣带领着社工团队用自己的全部力量温暖着这些“迷途羔羊”。截至目前,悦欣已服务社区服刑人员 800余名,其中顺利解矫550多名,并帮助他们重拾信心复归社会;对150余 名涉罪未成年人进行心理辅导、行为矫治、技能培训、就业对接等,现在他们有的已经考上大学,有的找到了工作。

  今年,刘欣又把目光瞄准了临界犯罪的青少年,想要拉一把这些游走在法律边缘、随时可能掉进违法深渊的青少年。8月6日,悦欣联手市慈善总会和婺城区检察院组织了一场失管孤儿夏令营,通过剧场式、参与性的方式,对这群孩子开展“法商教育”,让他们形成法律意识和规则意识。


  流浪未成年人帮扶
  12名专业人才
  社工讲究技巧也考验人性

  “社工是门技术活,我们每个帮扶体系的背后,都有相应的专业理论和方法论作支撑,比如家庭系统理论、人本治疗模式理论、生态系统理论、优势视角理论、夏威夷疗法、认知行为疗法等等。”刘欣介绍,经过6年发展,悦欣已经成为金华本土化、专业化、职业化的社工品牌,现共有社工12人,其中研究生2名、省级督导2名、党员7名,是名副其实的高知社工团队。而他们的帮扶方式,十足用心。
  看到涉罪青少年漠视生命有自残行为,每天烟不离手浑浑噩噩度日,刘欣和团队成员专门设计了一场价值回归的“游戏”——价值观拍卖。根据前期调研,他们对爱国、敬业、自由等价值观进行明码标价,再拿来拍卖,参与者手中的筹码就是他们通过各种合作型游戏赢得的公益硬币。
  “我记得有一名十七八岁的男孩子,很聪明,他们小组赚的硬币也是最多的。他一开始就扬言‘自由是我的’,所有拍品亮相他都没有出价,等到‘自由’压轴出场时,他拿出了所有硬币,豪气地说了一句梭哈,以最高价拍得‘自由’。”刘欣说,在了解他们这组对自由的向往后,社工便引导他们做让自己尽快恢复自由的相应规划,“那男孩十分认真,后来也顺利解矫了。”
  还有一名在家做淘宝生意的矫正人员,用高价拍下了“敬业”这个价值观。他说,店里的客服常常来了两三个月就走,太缺乏敬业精神。社工了解相关情况后,发现店主自身对于人员管理方面的能力有所欠缺,就帮忙对接了专业HR对他进行人力资源管理培训。
  这样的技巧性案例有很多,在刘欣看来,社会工作除了讲究技巧,也非常考验人性和定力。作为柔性第三方机构,长时间充当别人的垃圾桶,社工的工作压力和精神压力可想而知。尤其是刚从学校毕业的大学生社工,本就涉世未深,再遇到“社会老油条”,一不小心还容易被对方影响。对此,悦欣每个月都会进行团建活动,对社工自身进行心理建设。在人员分组时,专门设置老带新模式,让一名经验丰富的老社工带两名初出茅庐的毕业生,在关键时候引导并提醒其守住本心。
  目前,悦欣正探索市场化运作法商教育、精准化志愿者培训等系列活动,让普法教育惠及更多人群,让志愿者组织更专业、更规范。“我希望能够为金华留住一批社工人才,为公益组织的人才建设和规范化运作作点贡献。”刘欣说。

更多资讯请关注金彩云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金华新闻网"或电头为"金华新闻网"的稿件,均为金华新闻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金华新闻网",并保留"金华新闻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