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8-06 10:11:21
来源: 金华日报社开发区分社
金华新闻客户端8月5日消息 金华日报记者 胡雅心
从警近六年,从一名“愣头青”成长为经验丰富的“老交警”;工作中始终兢兢业业,不畏困难,努力做个“有心人”;执勤时总是尽可能伸出援手帮助当事群众。他是交警一大队汤溪中队副中队长张雄。
高温下坚持“轻伤不下火线”
汤溪中队位于金华西片,分管罗埠、洋埠、汤溪三个警区。张雄主要负责汤溪警区,日常工作内容包括交通隐患点整改、交通违法查处、交通事故处理、交通安全宣传教育等。
早晨四点半,天还没亮,张雄就出门执勤去了。他带领同组的5名警员沿着辖区主干道315省道、白汤下线、虹戴公路、乡村间路线进行常态化巡逻,上下班高峰期在集镇主干道、村路口定点站岗执勤,进行交通劝导和交通安全教育,同时还要负责路面交通事故处理,忙起来的时候连饭都顾不上吃一口。
烈日炎炎,一件长袖警服,一件不透气的反光背心,一双闷热的皮鞋,戴着口罩和警帽,在太阳下不到几分钟就会大汗淋漓,柏油路面的温度能达到四五十度,有时感觉鞋底都要被黏住,而这是张雄的工作常态。除了事故处理需要返回警队,张雄基本从早到晚都奔波在道路上。高强度的工作有时令他感觉头晕、疲劳,有的同事甚至已经中暑。高温下,他们坚持“轻伤不下火线”,累了就休息一会儿,尽量克服困难,互相帮助,并配备队里发放的防暑降温药品,重新整装出发。
工作中做个“有心人”
虽然工作辛苦,但张雄说自己热爱这份工作,做自己喜欢的事就不觉得辛苦。从警近六年,张雄很少请假,努力在工作中做个“有心人”,把自己从一名“愣头青”锤炼成一名经验丰富的“老交警”。比如,在交通违法查处过程中,张雄并不是一罚了事,而是针对不同对象尽可能对他们进行交通安全教育。对于年轻人,希望他们能把交通安全意识传达给家人、朋友。金西企业多,上班的村民多,通过闲聊将交通知识讲解给同组的工友或邻居,达到宣传的目的。“惩罚不是最终目的,我们是通过一次违规查处,让当事人了解更多相关的交通知识,纠正他们可能存在的陋习,避免同样事故的发生。”张雄说。
早晚高峰期,张雄会把警力分散到企业门口,进行交通安全劝导。到了晚上就带队到村文化礼堂,组织村民观看交通事故案例的视频,把交通安全教育带进村。打造铁骑驿站,为老百姓提供一个咨询平台,提供枫桥式交警中队的贴心服务。今年,汤溪中队还在汤山线、汤井线沿线安装100盏节能路灯,为村民晚间出行保驾护航。
“少出事故是每个交警的心愿。”张雄说。去年,通过常态、非常态化交通违法查处,不间断开展交通安全教育,张雄负责的罗埠警区事故亡人率大幅减少。今年,张雄又将工作方法运用到汤溪警区,力争为金西老百姓营造一个安全的交通环境。
暖心助人传递正能量
“从小我就有一个警察梦,我希望自己能够更好地去帮助别人,传达一种正能量。”张雄说。2014年,毕业于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学专业的张雄选择成为一名交警。在执勤过程中,遇到各种事情,张雄总是尽自己所能去帮助别人。
7月14日下午,在汤溪镇白汤下线城中路路口附近发生了感人的一幕:一名交警在烈日下单膝半跪在地上,一只手撑着遮阳伞,另一只手拿着警帽,为一名疑似中暑昏倒的居民扇风降温。这名交警就是张雄。张雄的暖心举动也获得了网友的纷纷点赞,而这只是他众多暖心事件中的一件。
8月1日,在315省道与蒋罗公路交叉口,正在执勤的张雄发现有位老人有中暑迹象,于是上前询问是否需要就医,他第一时间把老人搀扶到阴凉处,拿出备用的防暑药品和矿泉水给她消暑解渴,用简单的急救知识进行简单消暑治疗,并叫了120救护车。
8月3日下午,张雄和同组警员曹浩强到城区办事,在环城南路当代江南幼儿园路段,一位神色慌张的老人引起了张雄的注意。经过一番询问后,张雄发现原来这位老人是迷路了,于是他通过老人佩戴的老年卡联系到她的家人。在等待过程中,老人神情紧张,一直在发抖,于是张雄不断地安抚老人,陪她聊天,陪她耐心等待,一直到她的外孙女来接她。
“不管是不是警察,我相信遇到这种情况,每个人都会伸出援手去帮忙的。而我既然穿上了这身警服,更有义务和责任去做这些事情。”张雄说。
在执勤过程中,有时张雄也会遇到外国当事人。为了更好地帮助他们,工作之余,张雄还自学警务外语,学习涉外的警务知识。今年年初,张雄在金西高速路口执勤,开展疫情防控时,碰巧遇到一名阿拉伯人要去义乌,于是张雄用外语跟她交流,为她指路。
他说,希望自己的举动能够体现一个文明友好的法治国家风范,树立起中国警察的良好形象。
更多资讯请关注金彩云
凡注有"金华新闻网"或电头为"金华新闻网"的稿件,均为金华新闻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金华新闻网",并保留"金华新闻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