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5-04 18:20:28
来源: 金华日报
金华新闻客户端5月4日消息 金华日报记者 余美娜/文 图片来源 北京大学新闻网 婺城发布
5月4日,一则关于快捷地检测与新冠病毒共感染的潜在病原体的消息迅速在全国乃至全世界传开。该课题的主创者——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伊成器课题组新近发展的基于转座酶的TRACE (Transposase assisted RNA/DNA hybrid Co-tagmEntation)建库测序技术,在助力疫情防控方面做出贡献。
与北京千里之隔的金华市民伊福泉夫妇尤为激动,因为新闻的主角伊成器,正是他们的儿子。
“今天早上收到朋友的微信,说我儿子做了一件大好事。为国家争光,为百姓的健康做贡献。平时科研项目的事,我很少问儿子,一是怕给他压力,二是我对他非常放心。” 伊福泉说。
1983年出生在金华的伊成器,是开发区汤溪人。人如其名,积厚成器。小学就读环城小学,初中就读金华五中,高中就读金华一中,2001年考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系,2005年进入美国芝加哥大学化学系,硕博连读。2010年博士毕业后在芝加哥大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系做博士后,2011年底回国,现任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北京大学合成与功能生物分子中心研究员、北大清华生命联合中心研究员、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双聘)研究员。2018年度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资助获得者。荣获第十届“药明康德生命化学研究奖”学者奖、中国化学会青年化学家奖、中国化学会化学生物学奖突出贡献奖(35 周岁以下)、入选中共中央组织部第四批万人计划名单、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OKeanos-CAPA Young Investigator Award 等殊荣。
伊成器满怀报国之情回国,九年来,一直努力工作,潜心科研,经常工作到晚上十一二点。他带领着科研团队不断向科技高峰攀登,取得了显著业绩:承担了多项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在《自然》子刊等国际一流学术期刊发表论文20多篇,尤其是在DNA、RNA 的检测手段上有了突破,获得多项具有自主原创知识产权的检测新技术。
2020年新年,伊成器和往年一样,带着妻儿,回到老家金华过年。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乱了一家人的春节计划。大年初二,伊成器接到了一项任务,具体是什么任务,伊福泉不是很清楚,只知道与新冠肺炎疫情有关。挂了电话,伊成器就赶紧买票,当时大年初三的票已售罄,他买了大年初四最早的票,只身一人前往北京,妻子和儿子则留在了金华。
回到北京后,伊成器一头扎进了实验室,与家人的联系也并不多。伊福泉也是今天才从新闻中得知儿子最近在忙什么。
根据新闻报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是由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感染导致的,而感染者除了典型的肺炎等呼吸系统症状外,还伴随多组织多器官的其它多种症状,其原因很可能是存在其它病原体的共感染或继发感染。确定共感染的病原体类型与症状之间的关系,对于对症治疗和用药指导尤为重要。伊成器课题组新近发展的基于转座酶的TRACE (Transposase assisted RNA/DNA hybrid Co-tagmEntation)建库测序技术不同于繁琐、耗时久的传统RNA-seq建库流程,所有步骤均在一个试管中完成,建库总时长小于6小时,操作时长不超过2小时,将原来需要数天完成的程序降低到半天;同时,TRACE技术能够避免RNA材料的损失,缩小RNA起始量至纳克级别,降低建库成本,实现了简便、快速、灵敏、高效的RNA建库测序。TRACE技术可用于对鼻咽拭子、痰和粪便等样本的建库,使得临床样品中新型冠状病毒RNA基因组和共感染病原体宏基因组的检测更为便捷,有望在临床上为定制个性化诊疗策略提供帮助。
“技术的事情我虽然不懂,但是,新冠肺炎疫情进展快,变化快,时间就是生命,能在半天时间内找到原因,为患者抢回了时间,我为儿子感到骄傲。” 伊福泉说。
当天正好是北大122周年校庆,伊成器很忙,只在微信上简单和父亲聊了几句,并与本报记者约好晚上进行连线采访。
更多资讯请关注金彩云
凡注有"金华新闻网"或电头为"金华新闻网"的稿件,均为金华新闻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金华新闻网",并保留"金华新闻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