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地方  >  开发区   正文

舍小家顾大家,开发区这群人全力守住疫情防控“生命线”

2020-04-29 22:51:48

来源: 金华日报

作者:

  金华新闻客户端4月29日消息 金华日报记者 胡雅心 通讯员 陈晓兰

  “五一”节即将到来,很多人可能都在计划着出门旅行,放松心情,但开发区党群工作部的工作人员却依然坚守在疫情防控的岗位上。除了日常的行政工作,他们还担负起开发区综合留观服务点的综合管理职责。

  “找白发最多的那个领导就对了”

  4月23日上午,开发区综合留观服务点转移到金华尊御酒店后,一名装配电脑网线的师傅在前台询问找谁对接时,前台服务员指着指挥部房间方向回答道:“找白发最多的那个领导就对了。”这位“白发最多的领导”就是党群服务中心主任严家福。

  4月22日,接开发区防疫指挥部“撤销6号隔离点”的通知,以党群工作部为主的综合服务组紧急撤点,并到金华尊御酒店新设“综合留观服务点”。

  为确保新签约的宾馆能够改造成适合综合留观服务点留观条件,严家福忙着进行留观人员数据材料登记,安排房间,用餐标注,开展两项检测……各项工作环环相扣,精准对接,最后仅用一天时间,就实现顺利交管。

  “就靠着那么一股劲,才和大家一起坚持下来!”完成交管后,严家福终于稍稍松了一口气,但隔离点“三班倒”的无规律工作状态,他已经持续了三十多天。此外,他还要应对党群日常工作的压力,他忙得像个陀螺一样,“白发最多”成为了外人眼里他最鲜明的标志。

  “我在2号隔离点工作过,引导工作我上吧”

  根据省疫情防控办88号文件,除湖北地区,来自广州、深圳等6个地区的流动人员要提供来金前7天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或血清特异性IgG抗体检测阳性证明,否则需要第一时间接受核酸检测或血清检测。

  3月23日,接手莫泰6号隔离点当天,前一批工作人员因应急管理工作紧急撤离。而运输组将外地来金人员接到综合留观服务点后,需要有人引导他们消毒、登记信息、办理手续。于是,在人手不足的情况下,党群工作部组织科科长陈锦军主动请缨,说:“我在2号隔离点工作过,引导工作我上吧。”

  党群工作部第二次接手隔离点以后,做引导工作的多是新手,于是服务点采用新老搭配的方式,将引导人员分成3个组,每组值守24小时。无论运输组何时将人员送来,已经做过引导工作的陈锦军总是穿着防护服,带领同事有条不紊地进行引导,帮助他们做好登记,并交代注意事项。核酸和血清的检测需要时间,这些留观人员至少要在服务点居住一个晚上,陈锦军积极与他们沟通解释,安抚他们的情绪。

  不同于此前的14天隔离,综合留观服务点的工作节奏很快,一名留观人员离开后,要做好交接手续,还要马上对接安排人员消毒,半小时后联系服务员打扫房间。近段时间,服务点的留观人员已经爆满,陈锦军忙得连轴转。此外,他还要承担起党群工作部的日常工作,经常在隔离点和办公室两头跑。

  去年八月初,陈锦军腰2椎体压缩性骨折,虽然现在基本痊愈,但在工作强度大,晚上睡眠不足时还是容易酸胀难受。因为工作繁忙,他也不能经常照顾40个月大的小儿子,家里的两个孩子都是妻子在带。陈锦军内疚不已,但他都咬牙克服了困难,轮到值班时依然全力以赴投入战斗。

  坚守战“疫”一线显担当

  在综合留观服务点,党群工作部的8名女同志也不甘示弱,舍小家为大家,冲锋一线,积极参与到隔离点的心理疏导、生活服务、数据分析、防疫咨询等工作中。

  权益保障科党员王淑丹家住罗埠镇,每天上班来回有70公里。家里的孩子还在上幼儿园,正是需要妈妈陪伴的时候,可王淑丹每天早上7点离开熟睡的孩子,要到晚上近10点才能回到家。“孩子想我的时候就通过手机视频,在点上工作时间虽然长,但这是为了守护更多人的平安,深夜回到家只要看到孩子安然入睡,所有的累就都过去了。”王淑丹说。

  “坚持到今天很不容易,大家做出很大的牺牲,坚守着开发区疫情防控的生命线。”服务点总负责人、党群工作部常务副部长叶坚革坦言,“留观服务点工作组现有各线31名干部,大家在一线很辛苦,但都毫无怨言,齐心协力共担使命。各线党员领导干部,如秋滨卫生院程淑芳、行政执法局贡栋梁、公安分局应江浩等都是抗疫先锋的模范,党群工作部战斗过的2号、6号隔离点临时党支部均被评为开发区‘抗疫先锋先进集体’,真为大家的奉献精神而感动!”

  截止目前,以党群工作部为主的团队已累计在开发区综合留观服务点、开发区2号和6号隔离点防疫一线奋战了54天,接收橙色、黄色留观对象783名(其中在2号隔离点107人,境外返金人员207人),接收4月8日武汉封城解除后返金留观人员450名。

更多资讯请关注金彩云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金华新闻网"或电头为"金华新闻网"的稿件,均为金华新闻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金华新闻网",并保留"金华新闻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