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地方  >  开发区   正文

还给孩子一双爱劳动的手,苏孟小学校长直播分享新劳动教育

2020-03-11 08:51:33

来源: 金华日报社开发区分社

作者:

  金华新闻客户端3月10日消息   

  疫情期间,除了网课,我们的孩子们还可以学什么?

  3月8日晚,苏孟小学校长任倩做客“校长有话说”直播间,她表示:最好的教育,来自生活。家长们可以利用宅家机会进行劳动教育,教孩子学习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的智力在他的手指尖上。”

  如何培养孩子的居家动手能力?孩子的劳动怎样促进德育智育美育等全面发展?来听听任倩校长怎么说!


  劳动是课程学习的重要教材

  小学低年级学生不会剥鸡蛋、中年级学生不会剥豆子、高年级学生不会削苹果的情况……这样的现象在我们身边时常可见。很多孩子正在丧失基本的居家生活能力。

  课业不是孩子成长的唯一选项,生活是我们很重要的教材。

  苏孟小学一直在倡导新劳动教育,疫情期间,苏孟小学推出了“居家生活课程”,以生活为教材,请学生当主播。让那些能干的孩子来到镜头前用孩子自己的语言来教身边的小伙伴们。


  第一期居家劳动课播出后,有的孩子从学系鞋带开始,有的从认识厨房里的油盐酱醋开始,还有的从清洗简单的小衣物开始,学会叠被子换被单等等。一次不成第二次再来,反复练习,乐此不疲,努力争取自己的事自己做。

  有家长可能会说,我也知道孩子学学家务挺好的,可是以后要面临中高考的,孩子成绩怎么办?不用担心,孩子做的是家务,提高的不仅是生活的能力,还有学习的能力。


  劳动是智能开发的活水源泉

  劳动教育越来越受重视,与德智体美协同发展,实现“五育并举”,以劳育促五育,促进学生多元智能全面发展。

  通过劳动,可以丰富学生的作文素材;通过劳动,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通过劳动,可以增进亲子感情;通过劳动,可以促进肌肉发育和手指灵活度......

  一直以来,学生闻作文则“色变”,教师改作文则“头痛”。学习应该是灵动有趣的学习,语文也应该是有生活气息的语文。

  任校长说曾问过一些孩子,为什么不愿意写作文?孩子说自己在校上课,回家写作业,周末上兴趣班,没有什么可以写的,没有什么值得写的。任倩校长认为,很多时候,生活就是作文素材的源头活水。劳动结束,就是写作文的好素材,表达自己的见闻、体验和想法应该是一件快乐的事。

  苏孟小学五年级的李依宸同学在炒了一道菜“蚂蚁上树”后,写了这样一篇文言文:

  言为心声,与其让孩子去抄、去背作文素材,去编、去造虚假的文章,不如给他们一个“热气腾腾”的生活。

  劳动还能促进学生审美能力的提高。比如在做水果拼盘时,他要去思考怎样的颜色搭配在一起,摆成怎样的造型会比较美观。配菜时,我们会说色香味俱全,在这个劳动过程中,学生还能知道乌饭就是用天然植物染成的等等。

  劳动更是与科学这门学科紧密相连。在科学课里认识观察的内容缺少了实践,靠死记硬背是没有用的。比如说鱼,鱼有没有血,内脏在哪?带孩子修一次鱼,解剖一下,秘密就迎刃而解了。走进厨房,用水用电用煤气之后,孩子对学习科学会更感兴趣,也会更容易。

  一个有生活经验的孩子,不一定就靠做练习题才能提高分数。

  据说诺贝尔物理学奖的获得者朱棣文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很难想象那些只会念书,连煎蛋、煮蛋都不会的孩子,会懂得怎么做实验。”他曾说:“动手做饭跟做实验一样,可以训练一个人的专注力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打开冰箱,拿冰箱中仅有的材料下厨,能做出一顿美味可口的饭菜,就是在有限的资源中求变、求好。这种经验和能力,对一个人在科学研究中解决所面临的瓶颈问题,进行科学的思考有很大裨益。”


  劳动是培养完整“人”的关键要素

  孩子们亲手去做一件事和看别人做一件事,感受是不一样的,参加家庭劳动,让孩子们更有责任感,更能体悟家长的辛苦和不易。放眼现在很多孩子,不爱劳动也不善于劳动,更不珍惜劳动成果。因为他不知道劳动的艰辛和来之不易。

  亲子劳动过程中,子女和父母是朋友、伙伴、合作者,是平等的关系,这更有利于亲子沟通,培养感情。如果你和孩子关系有些紧张,那么你们合作完成一件家务劳动试试,当然,你要放下高高在上的姿态才行。

  居家劳动,还是对孩子进行安全教育的良机。通过居家实践,父母趁机教育孩子正确使用日用家电,预防触电、火灾、天然气泄漏等危险。尤其是抗疫期间,从科学起居、预防疾病、保障安全与健康出发而进行的个人卫生及日常家务劳动。

  居家劳动能把孩子培养成一个完整的人,从而带动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的全面发展。

  劳动是一门很好的课程,它能承载十分多元的教育功能;家庭是一个很好的课堂,它能营造温情可亲的学习氛围;语言是一种很好的表达,它能不限时空记录着我们的生活。

  家长们可以趁着这段宅家的日子,用好劳动这门课程,并用文字或画面进行记录。帮助孩子把生活打理的井井有条,让孩子做个生活小达人。

更多资讯请关注金彩云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金华新闻网"或电头为"金华新闻网"的稿件,均为金华新闻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金华新闻网",并保留"金华新闻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