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3-05 16:37:12
来源: 金华日报
金华新闻客户端3月5日消息 金华日报记者 方静
门店停业、员工待命、收入不增、成本不降……疫情期间,餐饮等服务行业遭遇重创。在租金、人工成本等重压下,除政府部门的帮扶外,餐饮企业也积极开展自救。有的餐饮企业危中寻“机”,反而拓展了新路径。因此,有业内人士认为,这场疫情,倒逼传统餐饮企业不断丰富盈利模式,以适应变化中的消费模式。
外卖小哥的观察:
做堂食的开始主动送外卖
3月4日中午12时,刚吃了口饭,又有新订单,朱浩骑上电动自行车赶往店家取货。10多分钟后,成功取到一份快餐。40分钟后,这份餐点被送到点单者手中,随后他又赶往下一家取餐。
朱浩负责义乌江东区域的配餐工作。这些天来,随着返工人员增加,餐饮企业有序复工,配餐需求较之前明显增加。在他配送订单中,快餐类居多,平时一些不太常见的餐饮企业也开始出现在外卖序列中。
“昨晚送了一份烤肉套餐,店家还贴心准备了一次性烤盘等器具,在家也能动手烤肉吃。”朱浩说,火锅、烤肉等原本只做堂食的餐饮企业如今也走上外卖之路。前两天,他还送了一个火锅订单。
疫情之下,难挡吃货们的热情,“重庆人3天点了1万单火锅外卖”日前就登上过微博热搜。不过,相比快餐等简餐,火锅因食材、包装、器具等原因,配送难度较大,店家投入也不小。“尽管配送不易,但在当前不便堂食的前提下,这类外送服务正在不断增加。”朱浩说。
餐饮企业:
向多业态、线上化转变
外卖类别的丰富化正是当下义乌餐饮行业疫情期间自救的缩影。疫情防控改变了消费模式,无接触、线上点单等方式备受推崇。为适应这一变化,义乌传统餐饮企业正在向多业态、多场景、多渠道等方向进化,以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
义乌市孔福餐饮管理有限公司是本次尝试外卖的餐饮企业之一。该公司旗下有渝辣火锅、孔姐串串等品牌门店,仅渝辣火锅在义乌就有6家门店,在本地吃货中具有一定知名度。原本春节期间是餐饮消费旺季,为此该公司部分员工待岗,还准备了价值100多万元的菜品。
“前段时间关门歇业,员工工资、房租等固定支出少不了,年前囤的食材也是一种浪费。为尽可能弥补损失,10天前我们开始尝试做外卖。”该公司负责人吴雪莹说,为减少人员接触,公司配了3辆车,由专人负责配送。“客户下单后我们再准备食材,统一包装,提供相应的调料、一次性餐具、围裙等,一般市区一小时内可以送达。”如果客户有需要,他们还会提供锅具和电磁炉等租赁服务。
据悉,目前该公司在义乌市区的3家门店一天订单量有近四五十单,除了老客,还拓展了一些新客户。尝到甜头后,恢复堂食后,该公司打算延续外卖模式,强化线上点单配送。“为方便消费者点外卖,我们还专门定制了100个轻薄锅,家用电磁炉上就能用。”吴雪莹说。
相比转战外卖的火锅、烤肉等企业,快餐类原本就是外卖平台上的热门品类。这次疫情,也让相关餐饮企业意识到,企业需匹配客户的多种消费场景,开发避免人员聚集的用餐方式。
王文庆是义乌八婺饭堂负责人。节后该公司临时编组,将留岗员工分为业务线和生产线,广泛发动员工进行团餐销售,争取开拓复工的各大物流园区、市场集群等客户群。截至目前,八婺饭堂在义乌的24家门店中,已有19家复工,门店也在逐步恢复堂食,有效减缓了疫情带来的影响。
行业协会:
餐饮市场的春天终将到来
王文庆还有另一重身份,即义乌市餐饮行业协会会长。“义乌共有1万多家餐饮企业,从业人员逾16万,一些企业通过发展外卖等形式开辟新战场,为整个行业起到了积极示范作用,让大家看到餐饮市场还大有可为。”王文庆说。
除鼓励行业内的企业积极自救,王文庆还屡次发出倡议。他认为,当前政府部门在税收、电费等方面推出了减免措施,为企业减负。希望房东也能减免部分房租,帮助小型餐饮企业渡过难关,增强抗风险能力。
有业内人士认为,疫情过后,市场有望快速恢复常态化运行。“义乌正在全力推进各行各业复工复产,人员逐步回流,餐饮市场的人气也会逐渐回归。趁这段时间休店,我将店面重新装修了一番,恢复堂食时,以更好的面貌迎接消费者。”义乌大渝火锅店负责人陈凯表示,这场疫情加速行业洗牌。作为餐饮行业,食材、服务、环境缺一不可,只有做强做大、完善服务才能赢得顾客口碑,提高生存能力。
更多资讯请关注金彩云
凡注有"金华新闻网"或电头为"金华新闻网"的稿件,均为金华新闻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金华新闻网",并保留"金华新闻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