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地方  >  开发区   正文

播种、耕种、识野菜 汤溪小学来了场接地气的田园体验

2020-03-05 16:33:57

来源: 金华日报

作者:

  金华新闻客户端3月5日消息 金华日报记者 吴璇 通讯员 张雨霞

  一雷惊蛰始,春风几日闲。进入三月,气温回暖,翠色点点,鸟雀叽叽,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都渐渐散发出春的气息。连日来,汤溪小学的孩子们下田劳作、认识野菜、学习乡村手作,来了一场既接地气又实用有趣的劳动实践活动。


  下田劳作:我是躬耕小能手

  作为乡村的孩子,田野就是操场。春耕时节,汤溪小学的孩子们也得操练起来。提上工具、戴上口罩,走,下田去。

  一(6)班戴秉国跟着父亲,学起了玉米的播种。先把一个个小黑塑料盆像士兵一样排好,在底部垫一层土,小心翼翼地放进玉米种子,再用土盖上,洒上水。“种子黄灿灿的,虽小却很耀眼,我在心中默默期待,期待它破土而出,向耀眼的太阳打招呼。”

  四(7)班傅彦铭和爸妈干脆全家总动员,一起去给茶籽地除草。没有工具就用自己的双手虽然光荣“负伤”,却也收获了有意义的一天。“嫩芽儿,快长吧,快长吧。”在劳作日记中,写下美好期盼。





  白胖的萝卜、青绿的菜叶……拿上簸箕,半小时内就能摘上一盆。“沉不沉?没事,我能拿得动。”除了这些基础的田间耕作,孩子们会上山拾柴、下河捞鱼,宅在家的田园生活就是这么多姿多彩。


  认识野菜:领略自然田野风光

  田园哺育我们成长,作为乡村的孩子可不能“四体不勤,五谷不分”。这不,学习之余逛一逛菜地、认识认识各类野菜的名字,成了孩子们的爱好。

  最早冒头的马兰头和香椿是野菜季的第一波亮相。马兰头又叫红梗菜、田边菊、鸡儿肠,路边、田埂、山坡上随处可见,郁郁葱葱。孩子们拿上一把小剪刀,不一会就能剪下满满一盆。



  鼠耳草也叫佛耳草,虽然长相不起眼,但它的叶子却长得异常鲜嫩肥硕。采下一小把,慢慢揉进米粉里,便能做清明馃的面皮了。不少孩子已经迫不及待的摘下,和家人们学做起了清明馃。

  认识完了野菜,不妨也去体验一下挖笋的乐趣。挖开周围的泥土,轻轻地从根部掰下,美味便到手了。尤其是自己挖的笋,那叫一个回味无穷。


  继承传统:学习乡村手工制作

  劳动过后,肚子有些饿,怎么办?乡村美食自己做。二(6)班方梓琪同跟着姥姥做起了馍馍。左揉一下,右揉一下,面团越揉越有劲儿,面团在手中也越来越‘听话’。不一会,就变成了胖乎乎的白团子。





  三(3)班毛壬博跟着奶奶体验了一把农家豆腐。泡豆、古法磨浆、过滤、煮浆、点卤、压模、成品,每一步都非常讲究。“煮浆时特别要注意火候,刚煮好的豆浆特别醇香,点卤后的豆花香嫩可口,成型后豆腐白白胖胖,堪称人间美味。”

更多资讯请关注金彩云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金华新闻网"或电头为"金华新闻网"的稿件,均为金华新闻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金华新闻网",并保留"金华新闻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