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地方  >  浦江   正文

精准服务:浦江以人为本抢先机

2020-03-03 15:14:10

来源: 金华日报

作者:

  金华新闻客户端3月3日消息 金华日报记者 方令航

  前两天浦江市民徐良福带着一袋热腾腾的麦饼,前往浦江县人民医院,给奋战在防疫一线的女儿及同事加餐鼓励。2月27日浦江2名新冠肺炎患者治愈出院实现清零,迎着丽日蓝天开启新的生活。还没有进入3月,一些浦江人已经在微信上晒出野樱花、油菜花盛开的消息,朋友圈的“画风”展示了一幅幅生机盎然的春光画面。与集中精力抓好疫情防控工作一样,有序复工复产事关地方就业和民生保障,事关经济发展和社会秩序稳定,事关让市民群众增强抗疫信心,共同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这种“双线作战”是“一场更为艰难的硬仗”,是地方政府社会治理能力的实战“考场”,考验着社会治理应对综合能力和城乡管理执行力。 

  疫情既然已经发生,成为不可逆转的事实,如何化危为机、危中转机,努力把疫情影响减少到最低,值得深入思考并且付诸行动。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不是非此即彼的选择题,而是一道考验治理水平和治理能力的主观题、必答题。这道题考验的是地方党委政府的应变力、城市的社会动员力、县域的经济硬实力和管理软实力。浦江以人为本,用自己的服务特色跑出招工揽才加速度,用科学判断形势,精准把握战机,抢占先机争取了主动。 

  与周边旅游大县、工业大市、商贸大市等兄弟县市相比,浦江在综合实力上存在一定差距,特别是年后招工奖励补助力度上难以正面比拼。为此浦江突出企业在复工复产中的主体地位,把政府角色定位在“店小二”,各项举措精准着眼于增加企业家信心、调动和发挥企业家主观能动性上,致力解决单家企业想解决而解决不了的困难,突出服务的精准性和有效性。

  好的政策要发挥作用,还要看落实。各级干部在关键时刻一级带着一级干,真抓实干是政策落到实处的重要保障。按照金华市“十县连廿县”的要求,浦江5名县领导带队招工专班赴外省驻点招工,一个乡镇一个乡镇对接,10多天就有约4万名外地员工返回浦江,有力保障企业复工需求。浦江的党员干部身体力行,亲自带队一家一家走访企业,现场办公解决复产复工疑难杂症问题。该县派出云南、贵州、河南、江西4组招工专班,从2月15日出发2月28日返回,通过返岗专车成功接回6807名外来务工人员返浦返岗。其中“招工专班”成功组织发回专车87车次、高铁2趟,为937家企业接送员工3573人;乡镇(街道)、企业组织包车为21家企业接送员工3234人。

  在破解上下游产业链制约方面,浦江千方百计做好沟通协调。有3个乡镇12家上下游关联企业通过政府组织协调,克服困难同步开工。浦江还组织行业协会,与主要原材料产地进行对接,全力推进全链条畅通。浦江向528家重点企业派出的“4+2”联心服务团,到2月23号浦江复工复产指标就达到省市平均水平以上,顺利实现第一阶段目标任务。  

  浦江密集推出援企稳岗政策大礼包,为企业输血供氧,打通援企政策最后100米,交出优化营商环境的战时答卷。在千方百计接回外来务工者的同时,浦江积极挖掘本地用工资源,以村为单位组织党员干部排摸富余劳动力,目前已组织2000余人与企业进行对接。让服务跑在疫情前面,这种政府专班的主动作为,增强了企业爬坡过坎的信心决心,换来了稳增长稳实体的倍增效应。浦江三思光电技术有限公司2月15日就复工生产,员工到岗70%、产能恢复80%,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政府的支持和帮助。企业加大机器换人力度,今年将在40%的生产环节实现智能化,进一步降低人工成本;加大科技研发投入,提高产品竞争力和附加值,今年产值争取从去年2.9亿增长到6亿。 

  疫情过后,城市间围绕招商引资的竞争势必愈加激烈。走在熟悉的中山路、和平路上,行人依然不多,但是从2月7日起,浦江经济生活当中的一部分就在逐渐恢复,城市“暂停键”开始抬起,交通恢复,公交上线,商场开门,企业复工……疫情过后,城市间围绕招商引资的竞争势必愈加激烈。在确保疫情防控与改革发展稳定工作“两手抓”上,浦江县委县政府抓实抓细抓落地,认真研判分析疫情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增强加快发展的紧迫感。顺势而为、公平高效、乘势而上,把政府的行政资源和配套资金,变成拯救企业的重要动能,力争开“弓”就要放好箭,形成疫情防控和企业复工生产、招商引资等工作的有机统一,做到防疫情不松懈,抓发展不动摇。

更多资讯请关注金彩云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金华新闻网"或电头为"金华新闻网"的稿件,均为金华新闻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金华新闻网",并保留"金华新闻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