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地方  >  开发区   正文

【金开抗疫•秋滨战法】防控扎实有力 举措落细落地

2020-02-21 12:17:47

来源: 金华日报

作者:

  金华新闻客户端2月19日消息 记者 倪晗 通讯员 郑紫钰

  秋滨街道是工业重镇,辖区内拥有众多工业企业,与全国各地商贸往来频繁,流动人员交流密切,疫情防控任务艰巨。秋滨街道各级党组织迎难而上,在抓落实中践行初心使命,以上率下、环环相扣,用扎实有力的防控举措,夯实基层社会治理。



  【战术要点】

  战斗堡垒驻一线 党员冲锋在前沿

  “为了百姓健康,牺牲个人时间不算什么。”秋滨街道党工委副书记黄志敏连日来奔走在防控一线,步点踏至每一家企业。从正月初一开始,他放弃休假和与家人团圆,守护着辖区居民的健康。黄志敏的坚守是秋滨街道党员干部在“疫”线全力奋战的缩影。

  金华开发区全面启动防疫工作后,秋滨街道第一时间贯彻落实上级精神,迅速成立街道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下设两个工作组,按照一组侧重社区小区、一组侧重工业企业的工作体系,迅速对整个辖区进行地毯式排摸。


  严防死守,打主动仗。秋滨街道干部群众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推动各项疫情防控措施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不留死角,打响了一场党旗引领、全民参与的疫情防控阻击战。截止目前,秋滨街道累计录入黄色预警283例(集中隔离25人,居家隔离258人),蓝色预警1078例,浅黄色预警706例(均为居家隔离),浅蓝色预警30例。累积排查车辆2675辆,进村及劝返人员累积23979人。

  企业防控工作是秋滨街道此次疫情防控的重点,也是薄弱环节。针对疫情复杂密集的企业,秋滨街道抽调由党员干部组成的精干力量,分成18个组,党员干部带头走街入企,对辖区所有工业企业展开拉网式摸排,送上《致企业的一封信》,现场与企业负责人签订节后复工责任书,督促企业加强疫情防控。现场联系不到的企业则安排联络小组通过电话、联企工作微信群、QQ群与企业负责人取得联系,将特地制作的“秋滨街道企业疫情管控调查表”传给他们,及时汇总调查反馈信息,落实落细企业疫情防控责任。细致入微的排查摸底,为企业复工复产提供了坚强保障。


  【战法亮点】

  防控有智慧 服务有温度


  22个村居卡口信息如何快速采集、储存、查询?秋滨街道的做法是建立“扫扫通”通行管理系统。居民只要关注“扫扫通”公众号,上传个人照片、身份证照片,填写相关信息,提交注册信息并申请审核,由社区居委会审核通过后,一张电子通行证就申请成功了。出入社区,只需扫描二维码,测体温。

  当前,秋滨街道辖区内上千家大小企业陆续复工,外来务工人员陆续返金,如何减轻各卡口工作量,既能实现精准登记,又可提高人员通行效率?“扫扫通”电子通行证的出现,改变了以往填写纸质信息和出示身份证才能通行的繁琐程序,实现了电子化、数据化、便捷化管理,效加强外来返工人员的日常管理。目前,“扫扫通”电子通行证已有8000人注册,进出数据已破5万条。

  能回来上班吗?外地返工人员一度很担心。返工人员刘进轱却感受到了秋滨街道不一样的温暖。当前企业陆续复工,不少外来务工人员回金的住宿却成为难题。刘进轱从江西宜村赶回秋滨街道,本以为过了14天就能回到企业里上班,但是原本租住了五六年的房东显得有些恐慌,不愿再将房子租给他。无奈之下,他拿起电话联系了所在企业沃艾伽新型材料有限公司。企业负责人通过开发区领导班子成员“三服务”联系群发出了求助信息。

  秋滨街道有关部门街道信息后,和吕献塘社区党支部书记倪洪有第一时间赶到现场调解,对房东进行劝解和疏导。倪洪有说,自己也曾经常年在外地居住,知道异乡人没处去的滋味很不好受。为了让务工人员有个住处,他甚至提出让大家到他们家去隔离居住。如果人数多安置不下,那就动员社区党员,让党员们想办法腾出地方来。房东的顾虑终于在倪洪有的耐心劝导下打消了,刘进轱也顺利住回了自己租住的房子。

  为应对企业复工潮,吕献塘社区党支部积极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承诺为外来务工人员提供兜底帮“住”服务,动员社区内300多户居民,腾出了600多个临时房间,让外来务工人员们安心返金。

  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促经济稳定,秋滨街道充分做好服务企业、服务群众工作,积极应对企业复工复产所面临的问题,充分发挥基层党支部作用,以“三服务”为载体,积极对接企业,主动了解、热心帮助,坚持用“跑”起来的服务,千方百计为企业解决难题,为企业复工复产加足劲。当前,工业企业申请返金企业339家,共计2014人;受理规上工业企业复工申请130家,已验收92家;受理规下企业复工申请472家,已验收151家;贸易规上企业复工申报材料初步审核通过26家,已验收16家;贸易规下企业复工申报材料初步审核通过164家;完成企业复工验收共计259家。


  【秋滨战将】

  陈新乐:以实际行动诠释“硬核”担当

  陈新乐是派驻到秋滨街道任平安建设指导员。1月24日大年三十,听闻疫情严峻,他立即联系自己的管控的人员,告知他们要做好自身的防护措施,注意安全。陈新乐通过实地走访、电话联系等方式稳定他们的恐慌情绪,有的还主动积极参加抗疫,在小区门口值守。

  前几天,陈新乐又接到了新任务,走访陆村社区区域内的企业。在走访检查过程中,针对企业存在的问题,努力帮助企业解决协调。比如应急防疫物资储备的综合协调,有一次陈新乐去检查时发现企业没有体温枪,而在同一个园区另外一个企业有两把。他就协调两家企业,采取借调的方式解决。陈新乐还遇到过这种情况,一个厂里面有三四家小企业,因为测温枪比较贵,陈新乐就建议几个企业联合购买一把用于防疫。在陈新乐不懈努力下,确保每一家联系的企业购置了消毒液、口罩、体温枪,为企业复工复产打下基础。

  由于痛风复发,陈新乐已经连续一个星期走路不便,但是还是坚持在防疫一线。在交谈中,记者还了解到,陈新乐不断给自己充电,准备司法考试。“虽然我快50岁了,但还是继续学习,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人还是要有点精神的,才不会颓废”。



  俞小卫:防疫一线的“前哨兵”

  俞小卫是秋滨街道后周社区党支部书记, 在坚决打赢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中,舍小家为大家,毅然坚守社区防疫一线,时刻发挥“前哨兵”的作用。

  “俞书记做事有思路,干劲足,不计得失”这是联点干部对俞小卫的评价。在秋滨街道辖区内,后周社区第一个实行封闭式管理,第一个对全社区喷洒消毒液...在俞小卫的带领下,自疫情发生以来,各项举措都走在前列。

  昨天见到时俞小卫,他正戴着口罩,背着消毒桶对路面进行消毒,道路、楼道、门把手、楼道护栏,一个角落都不放过。俞小卫说“消毒一定要做到无死角、全覆盖,最大限度阻断疫情传播途径”。

  俞小卫同时也是金华民安公益救援队的一员,除了做好社区防疫工作,更是通宵参加民安救援队的公益活动。“小卫,晚上我们组织去傅村高速路口执勤,测体温...你去吗?”“我去的,等我忙完社区里的事情马上赶过去...”2月2日晚,俞小卫出现在了傅村高速路口。作为金华民安公益救援队的一员,俞小卫主动到高速路口参加疫情排查工作。晚上8时他穿上红色救援服、雨靴,和队员完成交接,开始晚班执勤工作。做好来往车辆人员的体温监测、信息登记、劝返车辆、对相关需要救助的人员予以快速科学处置和送医等疫情防控工作,任劳任怨,不计报酬。执勤工作一直持续到了第二天早上8点,俞小卫匆匆吃了几口早饭又到了社区开始第二天的疫情防控工作。

更多资讯请关注金彩云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金华新闻网"或电头为"金华新闻网"的稿件,均为金华新闻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金华新闻网",并保留"金华新闻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