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2-17 20:41:39
来源: 金华日报
金华新闻客户端2月17日消息 记者 胡雅心
在罗埠镇,有这样一位村委会主任,自上任以来,他带领村集体积极开展新农村建设,让村里的环境面貌大大改观;他不顾路途遥远,从河南老家赶回金华,每天坚守在疫情防控一线。“既然老百姓选了我,那我就要为村里多做点事情,不能让他们失望。”湖沿村村委会主任卞凤涛用实际行动践行着这句口头禅。

卞凤涛是河南沈丘人,父母都已年逾古稀,每年过年他都要回老家探亲,一直到元宵节前后回来。今年春节前夕,他也带着妻子孩子回了老家。
眼看着新冠肺炎疫情形势日益严峻,担心村里无人主持工作,卞凤涛有些坐不住了。大年初二那天,卞凤涛跟父亲说:“老爸,现在正是疫情严重的时候,我先回金华好了,我不在的话,老百姓会认为选我是白选了,我要回去主持工作,和老百姓站在一起。”
得到父亲的理解后,卞凤涛顾不得吃上一口已经包好的水饺,收拾好东西,当天中午就带着妻子和孩子踏上了自驾回金华的道路。一路上,很多地方都在下雪,路况不是很好。由于担心下大雪封道,除了上厕所和给车辆加油,卞凤涛一路都没怎么停,一直到晚上十一点半左右终于到达金华,两个孩子都饿坏了。

第二天一大早,卞凤涛就组织召开了村两委会议,开始布置疫情防控工作。他组织工作人员封闭进村路口,设置监测卡口,安排党员干部全天候巡逻值守,由村干部担任采购人员,帮助村民购买日常用品,要求本村人员尽量不出门。
湖沿村位于315省道旁边,周围企业众多,村上也居住了近800名外来人员,部分未回老家。卞凤涛组织党员干部每天上门,挨家挨户摸排外来人员,挨个打电话联系回老家的租户,和房东签订协议书,督促落实居家隔离制度。
卞凤涛本人也积极参加巡逻值守工作,轮到自己值班的时候24小时守在卡口,不值班的时候也基本在卡口呆到10点多才回家。卞凤涛还托人买了小喇叭,开展疫情防控宣传。得知镇里缺少口罩,他自掏腰包给镇里送去2000只口罩。
“当选以后,他把大部分时间都花在了村里,家里也顾不上,这段时间更是基本不着家。”卞凤涛的妻子罗映秀“抱怨”说,不过她依然支持着丈夫的工作。

1996年12月,卞凤涛到金华参军入伍,1997年入党,他参加过九江抗洪,荣立过三等功,曾评选为先进个人。2008年转业时,由于已经习惯在金华生活,妻子也是金华人,卞凤涛选择在金华自谋职业,安家落户。他到银耳集团从基层开始做起,一直做到了集团副总的职位。2015年,卞凤涛辞职回到妻子的老家湖沿村自主创业。2017年5月,卞凤涛当选村委会主任。
湖沿村周边企业多,流动人口多,涉及征迁等事项,村里的矛盾比较突出,三年换了三四个党支部书记。再加上卞凤涛是外地人,连当地方言都听不太懂,做事情难度很大。“既然老百姓选了我,那我就要尽最大的努力,让村里发展好。”卞凤涛始终怀抱这样的信念。

上任以后,卞凤涛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开办村老年食堂。当时,村办公大楼被村民私占,堆放了不少杂物。卞凤涛组织村两委和党员清理,为此得罪了不少人。后来,老年食堂在办公大楼一楼顺利开办起来,村里30多名80岁以上的老人都能在食堂免费吃饭,卞凤涛的做法才获得大家的认可。
卞凤涛还通过村民捐款和村里垫资的方式,修缮了原本破烂不堪的文化礼堂,让村民有了休闲娱乐的场所。他还在村里的荒地上组织修建了一条宽约5米的农耕路,连汽车都能开进去,便于村民种菜、收菜、浇水。此外,他还组织开展危房拆迁、文明城市创建、垃圾分类等工作,提升了村里的绿化环境。每年,他还记工作笔记,把村里的大事小情都记在本子上,现在已经记录了满满三四本。
“既然老百姓选了我,那我就要为村里多做点事情。”在采访最后,他又一次提到这句话,他说自己也经常这样教育女儿,也教育她要敬老爱老。现在,湖沿村的村民们对这位外来的村主任都很信任,他走到哪都有人主动打招呼,走到谁家都要给他塞东西吃。
更多资讯请关注金彩云
凡注有"金华新闻网"或电头为"金华新闻网"的稿件,均为金华新闻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金华新闻网",并保留"金华新闻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