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华新闻客户端2月12日消息 金华日报记者 张益晓
每天,3台无人机在天上巡逻,5台巡逻车在地面行驶,上百名队员轮流值守在东阳各路口、制作防疫视频、赴村里消毒……这是战“疫”以来,东阳市烈焰救援队的工作日常。“携手共进,共同为打造平安东阳而努力。”今天,东阳市烈焰救援队指挥长程利泉如是说。
东阳市烈焰救援队的前身为东阳市专职消防公益救援队,于2018年11月1日正式注册为“东阳市烈焰救援队”。“我们的宗旨是,捧出火一样熊熊燃烧的心,来温暖和照亮别人。”程利泉告诉记者,救援队目前有正式队员105名,志愿者队员185人。
在此次战“疫”中,东阳市烈焰救援队充分发挥优势,采用“白天+黑夜”“天上+地面”的方式,参与南马镇以及东阳其他地区的疫情防控,获得了多方点赞。
山野救援、城市救援、水域救援等,东阳市烈焰救援队的不少队员具备专业救援技能,自成立以来参与和组织救援行动100多起。
“我以前是潜艇部队的,熟悉水域救援。”说这话的是退役军人李甜,他于去年加入救援队。在此次没有硝烟的战斗中,他退役不褪色,积极参与疫情防控宣传,每天和队员一起,开着巡逻车去村里开展宣传。
“疫情开始初期,不少老百姓的防控意识还不够,村干部希望我们能把巡逻车开进村里的老年协会或祠堂门口,好好和群众说道说道。”李甜说,起初,很多老百姓不愿意戴口罩,认为疫情离自己很远,经过一段时间的宣传后,这种情况得到了明显改善,“现在去村里巡逻,看到老百姓都能自觉戴着口罩”。 问及“是否感到很辛苦”时,李甜笑着说,“作为一名退伍军人和党员,自己理应冲到一线。”据悉,救援队共有退役军人42名,他们在抗疫一线冲锋陷阵,温暖他人。前几天,救援队的退役军人贾永俊利用自身优势,加班加点制作了200条疫情防控横幅和200块标语牌,并将它们捐赠给部分镇(乡、街道)和村庄。
今天中午11时30分,在怀鲁省道卡口点,程利军站在路边吃起了盒饭。每天早上8点到下午2点,是他在该地值守的时间。“随着上班、复工的增多,来往的车辆明显多了。”他说。每天在路上站6个小时并非易事,尤其是前几天下雨时,那份寒冷和刺骨,只有在场的人才能切实感受到。
更让大家敬佩的是,程利军的妻子李英也是其中一名战士。她的值守时间刚好和丈夫错开,她于每天下午2点到晚上8点在此工作。“我先加入救援队,几天后,她也跟着加入了。”程利军说,父母和子女都很支持夫妻俩参与公益事业。在参与路口值守之前,他们也一直在抗疫一线,在疫情防控宣传、村庄消杀等方面做了不少事。
“这篇文章大家好好看一下,除执行任务外,坚决做到好好待在家。”“隔山,隔水,不隔爱!封城,封路,不封心!”每天,东阳市烈焰救援队微信群正能量满满。 自全民抗疫以来,该救援队的队员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全心投入这场战“疫”。截至目前,救援队队员已自发筹资捐物近7万元。“疫情开始之初,我们就购买了数千只口罩,一边在村里开展宣传,一边免费向群众分发口罩。”程利泉说。 “感谢烈焰副指挥长许洪峰捐赠额温枪四支;感谢花园药房捐赠额温枪一支;感谢闪扑灭火器、东阳卫生医药用品公司张晶睿捐赠酒精消毒液1600余瓶;感谢献爱心不留名的万先生捐赠1000只口罩……”如今,这份“感谢名单”不断刷新,向大家传递了温暖和力量。


东阳市烈焰救援队的付出,群众看在眼里,感激在心里,村民会自发给值勤的他们送去水果、泡面。“群众的肯定是对我们最大的回报。”“我们所有的付出都特别值得。”面对群众的真心相待,大家都觉得必须干得更好。
根据当前抗疫的实际,东阳市烈焰救援队也希望给群众两点提醒: 第一,疫情防控尚未真正决胜,面对部分卡口的撤离以及晴好的天气,部分群众在思想上有了波动,出门不戴口罩的也有了,想去热闹地方溜达的人也多了,这很危险。希望大家能不出门的坚持不出门,非出门不可的务必戴上口罩。 第二,现在大家都重视村(居)以及家庭环境的消杀工作,但不少人不会正确使用84消毒液、消毒酒精等,从而引发裤子遭腐蚀乃至产生火灾等情况,同样十分危险。希望广大群众从正规渠道正确学习消杀知识,以防不测的情况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