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地方  >  开发区   正文

【身边的战“疫”|金开有智慧】停课不停学,苏孟小学的萌娃们个个是“宅”家高手

2020-02-05 14:18:04

来源: 金华日报

作者:

  金华新闻客户端2月5日消息 金华日报记者 吴璇

  亲手烧一道美食自得其乐,把扫地洗衣当做健身,整理书桌和房间是乐趣……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面前,苏孟小学的萌娃们对照家务清单,学做“生活小能手”,在家“宅”出新花样。


  争当“厨神”


  五(3)班徐方一在假期里解锁了一项新技能:为家人制作美味的爱心早餐。在碗里敲入五个鸡蛋,搅拌成泡沫状;倒入烧热的平底锅中,煎至金黄,成为香气四溢的蛋饼;把蛋饼整个倒到砧板上,用刀切成六条,小心地卷起摆放在餐盘里,最后淋上沙拉酱,一份爱心早餐新鲜出炉。

  “这个假期虽然失去了很多乐趣,但我觉得收获更大!”勤快的徐方一在假期里一直在帮着妈妈做家务,最近又迷上了做营养早餐,看着家人吃下自己亲手制作的一道道美食,她觉得特别有成就感。她告诉记者,班级群里同学们自己烧的各种特色菜也令她羡慕不已,她的下一个目标是成为“私房菜小达人”。

  下厨一道菜,表达心中爱。苏孟小学的孩子们在假期走进厨房,做美食,晒厨艺。肉圆、饺子、汤团、春卷、炸鸡腿、炒青菜……“走进厨房,才知道平时妈妈的不易,以后我要多帮她做家务。”六(4)班朱佳妮说。



玩转“拖把”


  受疫情影响,孩子们的运动阵地转移到了家里,除了跳绳、做操,拖地擦桌子洗碗变成新的健身方式。家里地脏了,一(4)班胡家恒拿起拖把,竖拖、横拖、转圈拖,从厨房到客厅再到阳台,一排一排地使劲拖,就连一个角落也不放过。“在学校我就负责拖地,在家拖拖地,当运动了。”

  四(3)班的陈俊池饭后将碗筷拿到水池里,将碗碟洗得干干净净。扫地、拖地、洗书包这些家务活也难不倒他,如今的他已经荣升为妈妈的“小暖男”。“我们一边做家务,一边聊天,老师同学、小说笑话、伤心难过……天南海北漫无边际,但就是难得的轻松和愉悦。家务做得多了,人也好像长大了,比以前更懂事了。”陈俊池妈妈开心地说。

  同一屋檐下,家务共承担。在学校里,班级就是孩子们的家,大家眼中有活,分工合作。疫情来临,孩子们在家扫地、拖地、洗碗、洗袜子、刷书包、擦自己的书桌,做爸爸妈妈的“贴心娃”。


  

  学叠衣物

  二(5)班的金雨泽每天起床的第一件事就是和那床大棉被“作战”。先把棉被反面朝上,四角铺平,将离自己身体这边的三分之一被子往上折,再把对面的三分之一也往上折,整理平整后将被子的两端向中间折叠,再对折。把被子放在床中央,再放上心爱的枕头,叠被子就大功告成了。

  别看现在这些动作一气呵成,刚放假那会,叠被子可把金雨泽折腾得够呛。好在熟能生巧,几天下来,他的被子叠得有模有样,就连爸爸也对他竖起大拇指。一(4)班叶可欣将晾晒好的衣服折叠得整整齐齐,分类放置好,自己的床也总是铺得很平整。

  叠的是衣物,学的是技能。苏孟小学低段的孩子们折衣服、摆碗筷、整理书包、收拾玩具、垃圾分类……看似简单的事情,反复实践才能快速有序。                   

  孩子们在家成为家务能手,与苏孟小学以新劳动教育理念为引领、注重劳动教育生活化的工作分不开。“我们将劳动教育与日常生活紧密结合,既有高端化的主题劳动,也有像假期里的接地气的生活化劳动,让孩子们觉得劳动无处不在,劳动能给人带来快乐,给人带来品质生活。”校长任倩说。

  据介绍,学校《基于学生品质生活的“新劳动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被立项为2020年度浙江省教育规划课题,课题研究中一部分内容就是家务劳动。“我们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实际情况为孩子们列了过关内容,例如个人卫生类内容教会孩子们学会洗涤和去污的方法、整理家里的用品;烹饪厨卫类要求孩子学习常见烹饪技能,知晓常见菜的营养价值。”任倩说,这次疫情来袭,班主任将口罩的正确使用方法、消毒步骤发给孩子,让孩子们学会如何预防传染类疾病。

更多资讯请关注金彩云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金华新闻网"或电头为"金华新闻网"的稿件,均为金华新闻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金华新闻网",并保留"金华新闻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