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1-20 16:20:26
来源: 金华日报
金华新闻客户端1月19日消息 记者 胡雅心/文 李建林/摄
置办年货向来是中国老百姓春节不可或缺的头等大事,1月19日,由金华日报社开发区分社、汤溪镇越溪白鹤村联合举办的“汤溪菜:家乡的味道”第二届乡村生态年货节在越溪白鹤村举行。
自产自销土特产走俏
在年货节现场,大大小小摆放了十几个展位,有当地村民纯手工制作的馒头、发糕、番薯干等农副土特产,有现炸现卖的油泡以及各类豆制品,还有散养的土鸡、土鸭和年猪,各种富有姑蔑风味的年货吸引了不少市民前来采购。
掐点面团,揉成椭圆状,装馅料,收尾,在越溪白鹤村村民范小红手中,一个个圆滚滚、带着尾巴的汤圆就完成了。央视10套《味道》栏目开年首播《我的家乡菜:汤溪篇》中就提到了这种极具特色的汤溪小吃,用豆腐干、瘦肉、萝卜作馅料,在汤溪人家,大年初一早上必须吃上一碗,象征着团团圆圆。
范小红家的汤圆馅料足,连汤圆粉都是自己一个月前开始准备的。“昨天晚上包了很多,可以现场来一碗,还准备了盒装的汤圆,可以带走。”范小红说汤溪人都喜欢吃汤圆,她的汤圆深受大家喜欢,不时有顾客来尝鲜,卖不完还可以带回家给孩子们吃,一举两得。
除了手工制作的小吃,各种自产自销的农副产品也颇受欢迎。来自金华市区的梁女士参加了去年的年货节,感觉很好,今年她和老同学又组团来越溪白鹤村游玩,顺便在年货节上“扫货”。梁女士说,与去年年货节相比,今年的规模较小,年货种类也不如之前丰富,不过所幸这些手工艺农副产品还在,她很满意。
“这里的豆腐干比城里要好吃一点。”在一家豆制品摊位前,梁女士和她同学每人都买了豆腐干,还跟摊主章土仙讲起了价格。“好好好,八块五就八块钱卖给你吧。”章土仙说,她现在在金华带孙子,为了这次年货节,特意从市区赶回来,准备了点自家做的豆制品,也不是很名贵,客人要是喜欢她都尽量便宜卖。梁女士一行人开心地付了钱,还买了汤圆、千层糕、散养的家禽和土猪肉等,“战果”颇丰。
“我摊位上的油泡都已经预定完毕了,但恐怕还不够。”村民陈向华乐得合不拢嘴,他家现炸现卖的油泡格外抢手,人均都是五六斤的买。家住汤溪镇的伊雪芳这次买了两斤,她说油泡吃法多样,蘸点醋、酱油、番茄酱,她家孙子和外孙都非常喜欢吃,打算买点回去。
做好年货节特色品牌
今年年货节上,越溪白鹤村还准备了年猪、土鸡、土鸭等进行现场宰杀。这些家禽和年猪来自王春财家庭农场。该农场是越溪白鹤村的定点采摘种养基地,位于东夏村,四面环山,附近还有水库,自然环境优越。陈定粮早前与农场主王春财达成协议,由该农场用传统方法饲养年猪和土鸡、野鸭等家禽,村里定期派人督查喂养情况,出栏的年猪及家禽用来专供年货节。
刘春财家的展位前熙熙攘攘围了一堆人,他家的年猪、家禽用传统方法喂养,长得慢,一年只出一批,因此格外抢手。峰边自然村村民刘胜云喜滋滋地说,她从朋友圈里看到这里有年货节,她一口气买了700多块钱的土猪肉,专门挑脊部肥瘦均衡的肉,自己吃、送人都很好。
自越溪白鹤村开展乡村旅游以来,村民们开动脑筋,有的开民宿,有的发展研学游活动,同时有意识加强产品安全管理。村民陈美丽自家制作的梅干菜、番薯粉丝、番薯片、萝卜丝、芋头丝等农产品颇受欢迎,今年她还主推自产自销农家大米系列。根据食品安全要求,她家的产品预包装上都填写了生产日期、保质期,让顾客买得放心。
年货节是展示汤溪地方农副土特产的良好平台,除了本地村民自产自销,还有一些外地客商借此平台推介特产。兰溪人吴侦赫以经营传统非遗食品为主,经常参加各种农展会,他希望给村里老人带来健康环保的非遗食品。为了参加此次年货会,罗埠镇的陈美球早早开始备货,她家生产的“胡元茂土索面”是罗埠著名的美食三绝之一,一直深受欢迎。
“去年举办得比较成功,今后我们想打造年货节特色品牌,扩大影响力,为村民继续推介农副产品,同时结合乡村旅游吸引更多游客参加。”越溪白鹤村党支部书记陈定粮说。
更多资讯请关注金彩云
凡注有"金华新闻网"或电头为"金华新闻网"的稿件,均为金华新闻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金华新闻网",并保留"金华新闻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