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1-20 14:18:49
来源: 金华日报
金华新闻客户端1月20日消息 金华日报记者 冯俊江 报道组 张黎明

新年伊始,磐安再传好消息,投资35亿元的浙中影创园正式开工。这是磐安县用心用力做好“磐安籍人才”“磐安人经济”两篇文章的又一成果。
近年来,磐安县委县政府十分重视乡贤工作,成立了磐商总会、博士联谊会、海内外高层次人才联谊会、乡镇乡贤会等乡贤组织,制定出台关心乡贤的6条举措。2018年磐商总会一届二次理事会上,磐商总会理事会向在外磐安人发出“一人一事为磐安”的倡议,号召在外磐安人力所能及地为家乡做一件事,帮助家乡发展。如今,这一小小倡议,在所有在外磐安人中产生了聚变式反应,给磐安发展带来了巨大推力。
数千名在外磐安人身在县外、心系家乡。5个国内外人才工作站、13个异地商会积极为家乡“三招三引”铺路引线,浙中影创园、国药文化城等磐商回归项目先后落地,大健康产业研究院投入使用,一批高端人才入驻磐安。“一人一事为磐安”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荐人才引项目 聚力家乡发展
“关键之年我担当、拼争抢创为磐安”,这是2019年磐安县委县政府对全县党员干部的工作号召,也是在外磐安人心系家乡、心系发展的行动写照。
家乡要发展,人才是关键。2019年5月,磐安大健康产业研究院正式启用。国家杰出青年人才、上海海洋大学特聘教授陈良标是这个平台的主要推动者。他引荐其学生邓成来磐,产业研究院得以顺利创建。5月17日,80余位国内外生物科技领域专家教授齐聚磐安,共同见证研究院启用。
启用以来,研究院得到省、市、县领导的关心与关注。省委常委、组织部部长黄建发来磐调研时提出,磐安县作为山区小县,能够建设大健康产业研究院,集聚众多高端青年人才,开展各类前沿高科技项目的研发和做好人才服务等工作实为不易。为了抓抢长三角一体化的重要机遇,希望政府能够发挥浙江人聪明、勤奋、高效的优势,为高层次人才创造优异的创业环境,支持专家把产业做大做强。
截至目前,研究院已成功引进国家级人才18名,签约国际前沿技术项目2个、高科技项目4个。其中,CTCC标准化细胞资源库项目为国内首创,有望成为国家标准制定者。1名博士和1名硕士全职在磐工作,生产上已通过细胞株培育、运输等试验。2019年9月,大健康产业研究院标准化细胞资源库项目成功生产,标志着研究院首批入驻项目孵化成功,磐安科技有了自己的翅膀。
在项目和平台建设上,乡贤们发挥了积极作用。乡贤顾思斌投资35亿元创建浙中影创城。今年1月14日,该项目举行开工奠基仪式。乡贤蒋中良、胡国平等人千方百计促成投资25亿元的国药文化城项目落地磐安,为“江南药镇”注入强劲动力。乡贤张烛炜投资1.95亿元在老家尖山打造名创小微企业创业园,打造磐安塑料产业集聚发展和“小升规”企业培育的主平台。目前,项目一期主体工程即将完工。
广东、上海、杭州等异地商会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开展驻点招商,为“三招三引”提供后勤、信息等服务保障。同时,磐安不断创新开展招商引资、招企引税、招才引智工作。据不完全统计,2019年在外磐安人累计牵头组织来磐投资考察活动60余次,共谈成项目11个。引进顶尖人才1名,领军人才8名,成功签约高科技人才项目13个,资金总额达50亿元,校地合作项目6家,创建省级院士专家工作站1个,为磐安高质量发展安上了新引擎。
挖潜力扬优势 助力乡村振兴
“小地方也可有大作为,小磐安也要有大梦想”,磐安县委书记王志强的话,点燃了党员干部的追梦激情,也激发了在外磐安人的家乡情怀。给家乡做一件事,为家乡发展出一份力,成为2019年在外磐安人的新风尚。
在冷水镇潘潭村,乡贤故事一个接一个。
2018年10月,潘潭村的文化礼堂准备建设,需要上百万元费用。身在安徽的乡贤卢韬听到村里要造文化礼堂,表示愿意出资500万元。听到这样的消息,潘潭村的干部和百姓心里乐开了花。2019年10月7日,冷水镇潘潭村文化礼堂启用。
潘潭村新开了一家别具风格的民宿——“汇森绘舍”。民宿投资者卢森军在外打拼多年。2019年初获悉村里发展需要好的项目,他决定投资1000多万元打造高端民宿,提升当地旅游业态,一年光带动村里的土索面销售就达1万多公斤,为家乡民宿转型升级和乡村发展走出了新路。两年前,他还在妻子家乡新渥街道马讨山村新开一家高档民宿——“山森三室”。
借助乡贤力量,促进乡村振兴发展的事例,在磐安不胜枚举:
乡贤曹昌进在江南药镇投资兴建浙仁堂大酒店,现主体工程已结顶,完成投资2000多万元。乡贤张俊伟全力支持家乡美丽乡村建设,提前67天圆满完成尖山镇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EPC项目。该项目被评为省小城镇综合整治的省级样板。
依托榉溪村的传统民居和孔儒文化,乡贤韦学良、韦育珍回乡创建榉溪村蓝莲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19年完成投资800万元,建起了儒学馆、小酒馆、老茶馆等项目,推出磐安特色研学游,寂静的乡村重现儒家文明。12月,蓝莲舫儒学馆与蓝莲妇女微家顺利通过验收,完成杏坛书院复兴工程,已经开放接待使用。
乡贤俞云良投资100万元在尖山银村建成居家养老中心。陈正元、厉威云、厉群南等尖山在外乡贤捐资在乌石村建设樱花大道。
粒粒小沙聚成塔、涓涓细流汇成河。借助在外磐安人的项目回归、资金回归、信息回归,做好“科技进乡村、资金进乡村、青年回农村、乡贤回农村”,乡村换了新颜,农村有了新业态,生态优势加速转换为发展优势,磐安已成为上海、江苏、杭州、温州等长三角地区旅游度假、休闲康养的好地方。
行善举促和谐 添力民生改善
树高百尺不离其根,江逐千里不舍其源。每位在外磐安人,都是从大山走出的磐安儿女,无论走得再远再久,都会记得山里的父老乡亲,记挂着他们的安危冷暖。
一个地方的医疗水平高低,关系着当地百姓的健康。美国磐安同乡会会长孔凤鸣是大盘镇礼济村人,赴美留学工作30多年,潜心研究放射肿瘤学。2019年12月16日,她专门邀请香港大学中医药专家来磐为中药材产业发展国际化把脉问诊,寻求开辟磐安中药材深加工走向国际市场通道。同时,她以父亲的名义,捐资100万元设立磐安县孔德求卫生青年人才奖励基金,为家乡培育医疗技术高超、医德高尚的青年卫生人才,并为周亚琼、洪敏、孔利君等3名获得2019年度“孔德求卫生青年人才奖”的医务人员颁发荣誉证书和奖金。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2019年,不少在外磐安人纷纷在教育上出资出力:
投磐安最有感情,捐教育最有意义,这是磐商总会会长、北京新奥特集团总裁郑福双回报家乡的初心。在北京30多年,他从毕业生的豪情满怀,到成功企业家的家国情怀,始终不忘家乡。近年来,他在磐安中学设立2000万元助学助教奖励基金。同时,出资1000万元设立新奥特贫困残疾人安居工程建设基金,帮助无房残疾人解决住房困难。2019年是郑福双捐赠的“困难残疾人安居工程基金”实施第一年,共为11户残疾人无房户解决了建房资金问题。
金华春光橡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陈正明、浙江威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陈校波等为教育基金捐款3000余万元。
群体关怀、丰富文化等增进民生福祉方面,乡贤们亦留下一个个足迹。
乡贤韦新丹捐资1000万元建立留守妇女儿童关爱资金,为留守妇女儿童带来别样温暖。乡贤曹方出资邀请浙江小百花越剧团来冷水演出,给父老乡亲送来文化大餐。乡贤胡柏嵩带领上海医疗专家回乡义诊,让一辈子未走出山沟的乡亲与上海专家有了零距离接触的机会。
一次善行代表一种乡恋,一分爱心就是一分乡思。乡贤是创业创新的领头人,发展磐安的生力军,推介磐安的宣传员,更是回报磐安的先行者。在外磐安人用“山容万物”的情怀,不计鲜花掌声,默默地回报着养育自己的这块土地、这方乡情。
乡贤寄语
郑福双
磐商总会会长
北京新奥特集团董事长
我对家乡有着割舍不下的深厚情感。回到家乡发展,慢一点没有关系,只要有爱家乡的情怀,种子总有一天会发芽,情感总会变成现实。要“舍得一点”,企业家回归家乡怀着一种责任和压力,要考虑产业布局,企业发展能不能成功,能不能给家乡带来改变?政府部门要多一些关心关怀,多一些宽容,多一些好的政策,不要计较一时得失,要看到企业家的发展和未来,看到企业家带来的变化,要有无穷大的想象力。

陈正元
磐商总会副会长、上海市磐安商会会长、上海陈立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
习惯了世纪大道的车水马龙,见多了南京路上的接踵人群,我们多么怀念远方那一片没有雾霾的天空。那片纯净的天空下,挂着一轮故乡的月,那故乡的月,纵牵着千万里的长线,将一颗颗憧憬的心,拉回到亲人身边,藏在父母期盼的目光里,浸在兄弟豪爽的酒杯中,印在爱人炙热的心窝上……故乡的月,那一湾写满了思念的月儿,映照着家乡的山山水水,见证着大山里千百年来从未有过的变迁,山青了,水绿了,天空更蓝了,游子的心儿都醉了,我又该怎么来爱你,我心中那一轮魂牵梦萦的月。

孔凤鸣
美国磐安同乡会会长
美国放射学学院院士/放射肿瘤医生
有一片天叫磐安蓝,清澈澄净;有一湾水叫文溪水,清冽甘甜;有一份情叫思乡情,深沉朴素。山水磐安是我们海外磐安人魂牵梦萦的情之所在爱之所在,家乡的发展让我们充满自信,乡亲的关心让我们感知温暖。我们海外游子愿意和大家共同努力,用自身所学所获回馈家乡、建设家乡,为磐安的发展贡献一份微薄之力。2020年新春佳节来临之际,我们在遥远的他乡,祝福家乡亲人新春快乐,鼠年健康大吉,祝愿家乡磐安繁荣昌盛,蒸蒸日上。

陈良标
国家杰出青年人才
上海海洋大学特聘教授
曾经游历多国,经过万水千山,但磐安是我志磐而心安的精神源泉。家乡美丽的山水、勤劳的人民、淳朴的民风、浓重的乡情给予我们远行的学子永远的文化底色。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原来偏远的小山村已经变成现代化的新农村,原来的落后贫困正在转变成金山银山,昔日同学伙伴也一个个成为各领风骚的社会精英,这是磐安人世代传承的勤劳、心善、好学、笃行的家风在新时代的生动体现。我为家乡而骄傲!

更多资讯请关注金彩云
凡注有"金华新闻网"或电头为"金华新闻网"的稿件,均为金华新闻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金华新闻网",并保留"金华新闻网"的电头。